保健康、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
1月3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并回应公众关切。
2022年,经济大省勇挑大梁
2022年,我省落实扛稳“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总体符合预期,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河南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省委、省政府见事早、行动快,制定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在6大领域研究谋划了90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快速恢复的强劲势头。
2023年,河南这样拼经济
新一年,河南经济如何开局起步?发布会明确,全力以赴保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推动广大群众能消费、想消费、愿消费;瞄准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持续聚力抓投资;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撑保障等多措并举强化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实现双向联动拓开放;稳住就业基本盘,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增强其他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在落实好90条政策的基础上,将通过抓细经济调节调控,抓实政策落地见效,抓牢发展载体支撑,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三驾马车”齐发力
投资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抓手。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我省实施“双百工程”,遴选100个左右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同时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项目储备熟化机制、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外贸、外资等工作稳中有进,去年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表示,省商务厅将以落实省政府90条相关政策措施为重要抓手,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工作。在稳外贸方面,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不断壮大外贸主体,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在稳外资方面,落实落细促进政策,实施增量提质行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扩消费方面,重点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文化旅游是促进消费的主阵地、主力军。”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表示,我省将打好文旅市场重振“组合拳”,掀起“河南人游河南”新热潮,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回老家过年”文旅品牌。把活动办出彩,让市场热起来;把优惠送出去,让大家动起来;把政策落到位,助企业好起来,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复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艺介绍,我省将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过增融资、扩需求、优供给、化风险、强服务、促转型等手段,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
守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三感”
“就业是最大民生,要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伟表示,要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力抓好农民工就业,兜底保障困难人员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具体来说,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释放人才活力,实现人才资源、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低保渐退期;将家庭人均收入介于低保标准1~1.5倍的低保边缘人口等四类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朱良才表示,2023年将夯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强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将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用好“钱袋子”,搭建大平台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民生保障,需要“真金白银”硬支持。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表示,2023年,省财政将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落实好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强化“三保”全链条管理、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紧兜牢“三保”底线;通过降成本、助融资、增订单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企业送雪中炭、下及时雨;通过强化资金保障、项目保障、绩效保障,大力拉动有效投资。
经济社会要发展,要有平台载体作支撑。马健表示,未来我省将做强产业载体,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做精农业载体,进一步强化中原农谷等平台科技资源集聚效应;做优创新载体,进一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做活开放载体,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和“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功能。
挺起工业脊梁,做强实体经济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翔表示,新的一年,我省将以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为着力点,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做足“稳”字功;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破冰抢滩等“三个行动”,打好“换”字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等“五项工程”,下实“转”字棋。
□河南日报记者 逯彦萃
- 广州黄埔长洲岛游艇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 河南力争“十四五”技能人才达1950万
- 去年河南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600亿元
- 河南:16665个老旧小区焕新 198.81万户居民受惠
- 2022年河南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人数259.60万人次
- 河南省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 第四届“河南自然资源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郑州举行
- 开启新征程 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
- 进出口总值8524.1亿元 综保区加速河南开放进程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河南公安工作现代化
- 九三学社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 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楼阳生主持并讲话
- 河南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延期
- 河南打出“组合拳” 稳大盘强信心 拼经济挑大梁
- 2022年河南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4家
-
广州黄埔长洲岛游艇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4月18日,广州黄埔长洲岛游艇码头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第二个公共游艇码头,该码头可为普通...
-
431.4万人次!"米"字形高铁枢纽交出首份春运答卷
2月15日,为期40天的春运圆满收官。作为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今年春运以来郑州东站客流持续保持高位...
-
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第二批示范基地名单公布
2月14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第二批示范基地名单公布,33个基...
-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调整门票预约时间
准备去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打卡的朋友注意了,预约时间有所调整——记者昨日从河南省科协了解到,从2月17日...
-
郑州: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了“准入”标准
昨日,郑州市召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对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等非学科类校...
-
突出好用管用实用 河南1.95万个村有了村庄规划
记者2月13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引领乡村建...
-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月14日,副省长孙运锋到郑州市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孙运锋一行先后到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街道、郑...
-
刘玉江调研督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2月14日,副省长刘玉江赴郑州、开封、新乡调研督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刘玉江深入退役厂区、...
-
孙守刚到省应急管理厅调研应急能力提升工作
2月14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到省应急管理厅调研应急能力提升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
-
河南省教育厅同意信阳师范学院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网站获悉,省教育厅对信阳师范学院申请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
-
河南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超2209亿元
记者14日从河南省统计局获悉,2022年河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超22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 ...
-
提醒!河南各地医保缴费延迟,附截止日期
河南省各地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时间● 郑州市延长至:2023年3月27日● 开封市延长至:2023年3月25日...
-
河南科技企业可领取科技创新券,最高50万元
2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河南科技企业可以领取科技创新券,最高可兑付50万元。据介绍,为加快...
-
河南加快农业强省建设,“路线图”已划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河南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
-
河南力争“十四五”技能人才达1950万
到十四五末,河南力争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50万人,占就业人员的40%左右。昨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
-
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楼阳生出席并讲话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楼阳生出席并讲话 王凯主持 孔昌生出席2月13...
-
河南组团赴港澳开展春茗招商活动
2月12日,由省商务厅牵头,省直部门和省辖市代表组成的24人经贸代表团,赴香港、澳门开展春茗招商拜访活...
-
2023—2025年河南省将新增36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 建好“普惠园” 缓解“入园难”
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实际完成新建公办幼儿园253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6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 65万...
-
河南省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让“15分钟养老服务圈”看得见摸得着
2022年●全省673个街道全部实现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7334个社区全部实现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2月13日,...
-
2022年度河南省博物馆行业“十大热点”出炉
2月10日,由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河南省博物馆行业十大热点评选揭晓。国际博...
-
河南力争“十四五”技能人才达1950万
到十四五末,河南力争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50万人,占就业人员的40%左右。昨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
-
去年河南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600亿元
2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600亿元,...
-
河南:16665个老旧小区焕新 198.81万户居民受惠
记者从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
-
2022年河南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人数259.60万人次
2月10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岳文华介绍了去...
-
河南省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
广告
X 关闭

2月15日,为期40天的春运圆满收官。作为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今年春运以来郑州东站客流持续保持高位...
广告
X 关闭

5G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为城市发展提档加速,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2月...